老鷹想飛

老鹰想飞, Fly, Kite Fly

電影長片 首映於 2015-11-20

片長 78 分鐘

電影類型:"紀錄片"

★本片榮獲第12屆世界自然・野生生物映祭「環境保護獎」因為愛,人與老鷹都越界了沈振中越界進入了老鷹的世界,老鷹則越界進入了沈振中的生命,唯有人類會因為愛而跨越物種間的藩籬,以至於無悔的付出,相信人性是可以啟發,未來是可以扭轉的。1991年,人稱老鷹先生的沈振中老師,因為親身經歷基隆外木山一群黑鳶因為棲地破壞而消失,隨後他放棄10年的教職生涯,在薪水沒有著落的情況下,他毅然立志為黑鳶立傳20年,全職投入尋找昔日普遍易見,老鷹抓小雞故事裡的主角—黑鳶,以及他們為何在台灣消失的原因。這20年來,過著簡樸生活的沈振中老師在許多民眾的支持下完成了黑鳶二十年的守護計劃,實踐了對自已的承諾,這是2011年,這一年,他沒有退休金的退休了。然而,故事並未終止,而是有了新的傳承。在台灣猛禽研究會的共同支持下,年輕一代研究者林惠珊帶領著既有的調查員、屏科大野保所鳥類生態研究室的研究生及猛禽會會員等等,繼續執行黑鳶的族群普查與生態行為研究,同時也發現了友善農業對於黑鳶的生存至為重要,過量的農藥與老鼠藥使用,危害的不僅是農田裡的生命,可能也將危害人類的身體健康,而這一切與生態環境、以及我們人類的永續生活息息相關,正所謂今日鳥類明日人類。梁皆得導演從1992年開始使用16mm電影底片記錄沈老師以及黑鳶的點滴,歷經20餘年,2013年在惠朋國際集團(CCYS+CTC)的贊助下完成了階段性的後製工作。2014年的春天,台灣猛禽研究會帶著《老鷹想飛》校園版影片,與熱情的學校社團、老師、各地夥伴單位以及自發性參與的惠朋鳥人志工們共同攜手,展開了全台近三十場影片巡迴推廣講座,累積超過4000位觀眾人次。播映會中,許多長輩們談著過去常見黑鳶的小時記憶、青年學子為猛禽研究的神秘面紗而好奇、小學生天真地問: 老鷹怎麼了0而更多人想知道,我們能為黑鳶保育及永續環境作些什麼。【關於電影】關於《老鷹想飛》與老鷹先生−沈振中老師在地球上,所有生物都是靠著掠食與被掠食相互維生,唯有人類可以透過飼養與耕種便可以不必去狩獵,「共生」在物種之間是相互平衡之道;只要不失去平衡所有的生物都可共享繁榮。猛禽(老鷹)位在食物鏈的頂端,與人類處於同一個位置,然而牠的食物卻與人類不衝突,甚至於可以有助人類的食物栽種及抑制傳染疾病,猛禽(老鷹)絕對是人類的朋友。在生物界如果有跨越物種而相互保護,只會因為一個理由,那便是為了確保食物的提供,如螞蟻會保護蚜蟲以確保有蜜汁可飲用,在這世上唯有人類會為了「愛」而越界去保護其他物種。沈振中,原是一位受過完整西方科學教育的專科生物學老師,在認識老鷹以前他也是以解剖生物肉體來認識其他生物的,然而1992年因為目睹自己用心觀察了四個月的老鷹慘死在自己的巢邊,只因為獵人將捕獸夾放置在這隻老鷹育雛用的巢裡,獵人的行為不是為了自我保護,也不是為了溫飽,只是為了獲利,而「獲利」卻未必能確保幸福,人們為了想要獲利而失去了與其他生物共生共榮的能力,這個心念究竟從何而來0 人類將為此而付出多大的代價? 而老鷹又將在此失衡的世界中如何被犧牲掉?一連串的未來看似艱困,但沈振中知道唯有開始行動,一切才不會成為定局。從1992年起至2012年止,沈振中實踐了對自己的諾言--用20年的生命為老鷹 (黑鳶)寫傳記,那是一個男性一生中最精華的20年,從他38歲到58歲,沈振中記錄老鷹的深度已經超越了物種的界線,為了尊重及不干擾老鷹的正常生活,20年來他選擇了不分日夜而且是長時程的遠距離觀察方式來進行,沈振中已經深入老鷹的心靈與社群,在這個地球上唯有生命可以感動生命,他因為有了高度的生命覺知;而能越界的連動人類與老鷹之間的未來,《老鷹想飛》紀錄片將帶領人們超越科學而邁入生命同源的最真、最原始的心靈。

455 views.

錯誤回報
內容說明
錯誤等級
建立日期錯誤敘述回應日期回應內容